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 巩玉静
(相关资料图)
“一模到底”起高楼
本报记者 任珊
“我的工作,就是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简单说,就是提前模拟,盖一幢数据大楼,找出盖楼的最佳方案,规避掉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建筑行业流传一句话,“一模不可能到底”,巩玉静却把这种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她负责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BIM工作,实现了项目模型“一模到底”,设计、建设、施工、运维在一个平台抓取、交换、传递数据信息。
BIM,也叫建筑信息模型,简单点说,就是在计算机中建个三维建筑模型。建设全过程,所有的环节,都会在这个模型中体现。
巩玉静对BIM技术并不陌生,她曾全程参与副中心综合管廊BIM技术的管理。可这次,是全新的挑战——要攻破建筑模型不能“一模到底”的业内难题,解决设计、施工各自为战,深化设计与原设计重大偏离,以及无数字交付导致运维阶段无法运用BIM成果等问题。
作为副中心三大建筑,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单体建筑面积大,且造型复杂。比如图书馆,外立面由276块无分格的超高玻璃幕墙组成,其中最高一块达16米、重10.77吨,幕墙板块互为支撑,板块间采用锯齿形设计,无论外形还是受力体系都属国内首例,加工和安装需要BIM先行模拟。
超大玻璃怎么拼接搭建、钢材如何下料、怎样保证严丝合缝施工……每周的BIM协调会上,巩玉静都会演示BIM模拟实验的成果。随后,施工方再根据数据现场搭建示范段,确保与BIM模型完全契合。图书馆开始吊装玻璃幕墙前,巩玉静和同事们在数字世界搭建的图书馆已经“建成”了。大到钢结构,小到每一块尺寸不一的玻璃,都有精准数据信息,并已传给厂家生产。
剧院项目更为复杂,对舞台设计、设备噪音等有着苛刻要求。在剧院地下一层的某一施工断面,铺设的水电气热等管线有十几种。每家单位都要赶工期,但施工横截面又很狭小。
“搁以前,谁抢在前面谁就先动工。”巩玉静说,这样一来,拆改、返工是常事。但这次,他们利用BIM技术,研发出设备安装推演系统。通过精密计算推演,狭小空间被科学划分,每道工序被精准排序,管线布排超级顺利,提前十几天完成任务。
为了收集三大建筑信息,巩玉静带领团队人员花了近4个月,收集上百万个设备近2000万级数据信息,这些数据都汇入了BIM管理平台。
眼下,三大建筑主体工程完工,正在进行精装修,巩玉静和同事们每周都会去现场,不断复核模型与现场实体的偏差和问题,保证模型的准确率。“这些数字化信息待工程交付后还可以直接用于物业、设备资产等管理工作。”巩玉静说。
“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北京也正在打造智慧城市,没有海量的信息数据,何谈智慧?”巩玉静说,自己很乐意为建筑业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做一些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