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注  >  正文

山乡巨变︱高标准农田“稳”粮有底气 时讯
2023-03-04 11:58:56 央广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资料图片)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地生产效益,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助力乡村振兴。

上峨碧村“旱改水”施工现场(央广网发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在位于花垣县花垣镇上峨碧村的“旱改水”特许经营项目建设现场,老远可以听到田间挖掘机、水泥震动泵的作业声,“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

“目前,已完成项目施工量20%,完成的工作内容是机耕道、灌排水沟以及土地整理,在春耕来临之前,完成部分建设任务。”花垣县十八洞国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国浩说道。

上峨碧村“旱改水”项目航拍(央广网发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为保证土地肥力不减、质量提升,在“旱改水”施工上,花垣县农业农村局每一道环节都严格把关,通过提升耕作层的肥力,达到种植水稻的标准,提升的措施包括培有机肥、种植绿肥和外运耕作层。改造是通过对原旱地的土层进行田块平整和对农田修建田间基础设施提升农田的机械化率,达到高标准农田的标准。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让当地的干部群众发展农业产业的信心倍增。

上峨碧村“旱改水”施工现场(央广网发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我们村的水田面积比较少,这边全部是山地,山地比较斜,坡度比较大,老百姓生产很不方便,也不能机械化。改成水田之后,水田的收入比旱地要高得多,种完水稻后,把水放干,又可以种油菜,实现稻油轮作。”花垣镇上峨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建刚说道。

上峨碧村“旱改水”项目航拍(央广网发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向旱地要田要粮。“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昔日地块零散且产出低下的“望天田”将变成连片且效益倍增的“高产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在边城镇搞河村,田间地头,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阡陌相通,沟渠分明。而在几年前,一旦进入雨季,洪水来临,给庄稼带来毁灭性冲击。

上峨碧村高标准农田(央广网发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之前,每年汛期来临的时候,河堤两岸都会变成一片汪洋,对农作物还是有很大的影响,被淹的这些秧苗,最终都会影响产量,收入严重降低。老百姓看到这些还是很心痛,因为一年全靠种粮食为生,当时没有外出务工,所以一家的口粮全靠这些农田。”边城镇搞河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光伟说道。

上峨碧村的“旱改水”施工现场航拍(央广网发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据了解,在花垣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搞河村高标准农田项目正式开工,修建2800米的农田防护坎,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灌排体系。

上峨碧村“旱改水”施工现场(央广网发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河坝就是搞河村的拦水坝,洪水来的时候,就可以把木板抽走排洪,需要用水的时候,安上去就可以利用两边的渠道引水对农田进行灌溉。”花垣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与农垦股股长张广学告诉记者。

边城镇搞河村高标准农田(央广网发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2022年,搞河村实现粮食生产大丰收。亩产从原来的500斤左右,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直接突破了1000斤。不仅如此,搞河村积极探索稻鱼轮作、稻油轮作新模式,群众收入实现双丰收。

据了解,2022年花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58万亩,涉及12个乡镇27个村,投入资金7070万元。目前,各个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建成后,将逐步改善全县农业基础设施,达到“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助力农田高产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搞河村高标准农田(央广网发 花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2023年,针对花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农业农村局申请了3000多亩的建设面积,等设计确定以后,再到各个乡镇各个村选址,选址最终面积以省厅下达的任务为准,我们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安全保障,把饭碗牢牢抓在自己手上。”花垣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与农垦股工作人员龙明景说。

热门推荐